五年,是时间的跨度,也是发展的刻度。2018年以来,全旗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推动农牧业发展向高质量转型升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增强,现代农牧业发展进程稳步推进,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第一产业稳步发展。
五年奋进“农”墨重彩
农牧业经济稳定增长。这五年,各项“三农三牧”政策支持有力,农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实现稳定增长。2022年全旗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117.1万元,较2018年增长55.1%,年均增长11.6%。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农畜产品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牧业经济实现稳中有进。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这五年,鄂托克前旗坚持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落实,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2022年末全旗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03476.8千瓦,较2018年增加59385.85千瓦,增长24.3%,年均增长4.5%;全旗粮食产量130274.49吨,较2018年粮食产量增加31242.49吨,增长31.5%,年均增长5.6%;2022年上报全旗日历年度牲畜总头数160.1万头(只),较2018年牲畜总头数增加57.9万头(只),增长56.7%,年均增长9.4%。
农牧业发展结构持续优化。这五年,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结构占比由2018年的56:4.3:37.3:0.3:2.1调整为2022年的52.5:3.2:41.8:0.2:2.3,牧业产值占比较2018年提高4.5个百分点。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先后建设无定河流域果蔬产业经济区、昂素镇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区、城川西北部和昂素西南部畜产业重塑试验区、上海庙硬梁地区绒山羊保种优化增效养殖经营经济区、上海庙矿区城郊设施农牧业高效经营区和敖镇产业融合发展综合经济区,大步走“六区共建”协同融合发展新路子,推进旗域内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
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这五年,鄂托克前旗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绿色发展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政策和旗委、旗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政府搭台、协会服务、政策保障、技术指导、企业运行、农牧户参与”的发展模式。相继制定出台了《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鄂托克前旗2022年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扬优势、优布局、育产业、激活力,推动农牧业产业发展绿色转型,让绿色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农牧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这五年,鄂托克前旗通过不断调结构、优布局、延伸产业结构链条。集休闲观光、农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家庭农牧场农牧业经济已然兴起,三次产业融合紧密。五年来,共认定家庭农牧场687个。建设产业融合、产加销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乡村产业园,搭建产业要素融合载体;建设城川镇冷链物流和现代物流园、劲牛梳绒厂、恒鑫现代农牧业基地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切实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
农畜产品品牌价值持续提升。这五年,我旗坚持把提升农畜产品质量摆在第一位,加大农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力度,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实现高效益。持续扩大“鄂托克前旗羊肉”品牌知名度,2022年新认证“两品一标一新”优质农畜产品3个,积极推动“城川辣椒”“大沟湾野生鱼”质量认证工作,推动农牧业生产由增产向提质转变,持续提升农畜产品质量效益和品牌价值。
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五年,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消费差距逐步缩小。2022年,全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076元,比2018年增加933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8年的2.42下降到2022年的2.06,收入差距明显缩小。2022年恩格尔系数低于30%,按照国际划分标准,已达到最富裕水平。
征程不止“农”谱新篇
鄂托克前旗将继续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市、旗相关要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旗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的发展定位,始终坚定不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导向,不断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理念,以“抓项目、重落实、促发展”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为重点内容的现代农牧业,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